Search

以服務密集度資源 壯大社區醫療量能,協助鞏固社會安全網 增加生育養育意願

-今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以服務密集度資源 壯大社區醫療量能,協助鞏固社會安全網 增加生育養育意願

-今日(2017/10/16)上午,衛環委員會邀請衛福部陳時中部長及相關官員報告「少子女化辦公室運作現況及政策目標達成進度」,並備質詢。
-答詢時,邱泰源委員/理事長首先分享兩則與兒童健康照護的相關新聞。其中一則是一名7歲台灣的女孩,在搭乘飛機後不久發高燒,經急救後仍回天乏術。邱委員藉此指出,國人各階段的健康照護是否完整?由於社區是人生活所在,應充分利用在地社區資源,以社區為基礎,照顧國人由生到老到臨終。少子化原因,不單純是經濟問題,邱委員認為如能善用和提升社區各項資源,形成友善的生活環境,一定能增加年輕父母多生育的意願。
-邱委員強調,家庭醫師/社區醫療群是目前台灣社區醫療發展壯大的最重要策略,目前已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。藉由組織社區的基層醫師,結合地區醫院,在社區形成良好的醫療照護網,給予民眾全人照顧,也可以承擔如預防保健、疫苗施打甚至居家醫療等各項國家政策。邱委員說明,衛福部鼓勵慢性病病人從大醫院移轉到社區是壯大基層的正確方向,但醫療資源也應跟著病人同行,才能讓基層醫療有足夠的醫療資源提供慢性病病人良好的照顧,因此需加強基層總額的「服務密集度成長率」,如此才能真正「壯大基層」。陳部長認同這是正確的方向,資源的分配會全力來做。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補充說明,針對慢性病管理今年提出兩項由社區醫療群承接計畫,目前已在台中和花蓮執行,更證明邱委員所論述的正確性。邱委員更建議,修正並落實合理化部分負擔定率制,才是改善醫療體系的根本之道。
-最後,邱委員闡述,藉由發展社區醫療可以協助穩固社區安全網,如能鼓勵更多家庭醫師融入社區、學校等場域去關心兒童,憑藉醫療團隊對於兒童健康的敏感度,必能提早發現及處理很多健康及安全問題。也藉由充足的社區醫療資源,在社會上形成溫馨的安定力量,使父母對於社會環境有信心,他們的下一代可在安全的環境長大,自然提升生育率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現任第十屆立法委員; 第九屆立法委員;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; 臺大醫學院醫學系教授; 臺大醫院門診部 主任; 台灣家庭醫學會榮譽理事長。
View all posts